珠海LNG不锈钢管推进国产化增效益
“珠海LNG成功接卸首船液化天然气,国产化成效显著。其中,接收站设备国产化节省费用2.6亿元,不请试车‘洋专家’费用节省近千万元。”12月8日,气电集团珠海LNG总经理孔令海告诉记者。
设备国产化
省费用,缩周期
在国内LNG接收站建设过程中,主要技术设备和材料长期依赖进口,价格贵、维护成本高、供货周期长已成“老大难”问题。为此,早在2011年项目设计阶段,珠海LNG就将接收站设备国产化提上议事日程,并对国产化技术和实施策略进行研究。经严格审定招标,最终确定将不锈钢管件、部分焊接不锈钢管、低温支架、再冷凝器等12项物资供应由进口改为国产,节省费用约2.6亿元人民币。
其中,珠海LNG在国内首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火炬系统,该系统进口采购费用约630万元,国内采购只需330万元。项目施工过程中,不锈钢管线管件等材料的应急采办更是得益于国产化,进口不锈钢管线的采办周期约6~8个月,而国产不锈钢管线的采办周期为1~4个月,一些赶工订购的仅需7天左右即可交货,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。此外,设备国产化后,技术服务支持可以完全依托国内厂家,不再由国外工程师服务,技术费用的节约也很可观。
试车国产化
扔掉“洋拐棍”,自己也能行
LNG接收站投产前的试车过去一直是依靠外国专家完成。为了扔掉“洋拐棍”,珠海LNG充分消化、吸收和创新其他LNG接收站项目试车经验,结合本项目建设实际,自主编制了试车方案。10月24日,首船LNG安全抵达。11月6日,全部卸料完成后离港。珠海LNG安全顺利地实现了国内首次自主全流程试车,仅试车专家费用就节约近千万元,更为中国海油其他LNG接收站试车国产化积累了经验。
严把质量关
监管“用心”,设备“放心”
在推进设备国产化的过程中,为控制好质量,珠海LNG下了一番苦功。珠海LNG副总经理陈江介绍:“首先依照设计规范制订质量计划与检试验计划。然后采用准入制度,对特定产品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。最后跟踪实施过程,确保驻厂监造或巡检人员的投入。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也采用抽样检验、定期检验、重要节点试验见证、派人监造等手段,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。”自10月25日接船至今,珠海LNG各项国产设备材料使用情况良好